宜蘭縣立人文國中 學習做選擇,勇敢追夢

對未來教育的藍圖設計,保留現好下的教育方式,增加更有效的末來學習
回覆文章
頭像
howie
文章: 413
註冊時間: 2014-04-28, 21:01

宜蘭縣立人文國中 學習做選擇,勇敢追夢

文章 howie » 2014-05-11, 13:00

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art ... 166&page=1

2010-08 親子天下雜誌15期

人生是一連串的選擇!我們的教育裡,給孩子充分的選擇機會嗎?又教會他如何做選擇了嗎?人文國中用什麼方式來協助孩子做選擇呢?
「三十年後的我,已經四十三歲,是一位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偉大插畫家兼母親……某一次,我畫了一幅畫叫『三十年後的我』,在世界上大受好評、眾所周知,那幅畫受邀到巴黎羅浮宮展出,所有台灣的報紙處處留下我的足跡,而且總統還到我家要簽名……」

「三十年後的我,已經四十四歲,我可能是企業家、音樂家、藝術家……我還不知道人生的方向,所以我對每樣事物都想嘗試看看。如果我是企業家,那我的管理能力、領導能力、判斷能力就是最基本的條件。當然,出社會也需要其他的能力,例如表達能力,如果沒辦法說服別人,你又是個推銷員,你可能就少了一個客戶……」

這兩段摘自人文國中學生的作文,充分展現其學生的特質──自我概念發展成熟,有勇氣追逐人生夢想,卻又不致與社會現實脫節。

在人文學習,孩子會面對很多自主選擇的機會,從小五升小六,就要決定國中三年是不是繼續待在人文開放的學習環境中,還是要至常態的國中就學。留在人文的孩子,進入校方的選課系統,有毛胚屋基礎建築、動畫影片欣賞、城市大富翁……等多元課程,自己要決定修什麼課,連歷史課,都分朝代開課,孩子必須知道自己想鑽研什麼朝代的課程。

準備升國三時,孩子又要思考自己想念高中還是高職,想考基測的學生,校方會安排進入基測班,不想尋常態管道升學的孩子,現在人文提供「無學籍行動高中」的選擇,這是人文國中小創辦人楊文貴正在試行的自學實驗計畫。

幫孩子釐清生涯規劃

從小五的青春前期,人文的孩子就不斷在學習做選擇。這是因為楊文貴相信,人生是一連串的選擇,滿足孩子的探索慾望、教會孩子選擇,才是教育青春期孩子的重點。

做選擇其實並不容易,孩子必須清楚知道自己的能力與極限,做了選擇之後,還要有勇氣承擔自己選擇的後果。在自我概念發展未完全成熟的國中階段,為了幫助孩子做選擇,人文國中設計了「導生制」,約每六個孩子就會配一位「生涯導師」,到了八年級,生涯導師會針對每個孩子,用五個星期的時間,與孩子一起回顧過去的學習歷程,製作一份生涯學習檔案,幫助孩子釐清未來的生涯規劃。

今年十六歲的楊逸帆,目前就讀人文的「無學籍行動高中」,申請了輔導金正在拍攝公視的「不想考基測」紀錄片。從台北的小學轉學至人文國小,再進入人文國中,他自認,在人文開放、自主的學習環境下,他改變最多的是勇氣與表達能力。他認為在這裡,他獲得了終身學習的能力。

人文國中小副校長吳啟新說,只要學生有學習動機,校方會為孩子開設個別的課程,選課系統上即看得到「程式設計」、「童軍個別諮詢」等為孩子客製化的課程。為了不打壞孩子學習的胃口,人文國中驗收學習成果的方式是在期末舉辦主題成果發表會,科學、數學、語文……每年的主題不同,今年的期末成果主題是「文藝季」,透過戲劇表演的方式呈現,學生在編劇本、練台詞、上台肢體表演的同時,展現語文學習成果。

在文藝季的園遊會上遇見人文國中的孩子,你會驚嘆他們如此勇於推銷和表達自己。一位正協助楊逸帆拍攝紀錄片的七年級生,身為助導,他可以清楚描述助導的工作內涵與做這份工作的動機。

吳啟新表示,社會生活所需的概念及技能,是人文國中強調的學習重點,因此,孩子畢業前會進行一趟「流浪之旅」。五、六個學生為一組,每人兩百元的零用金,至離家二十公里外的地區生活一週, 住宿、三餐、交通工具,學生全要自己打理,腳踏車壞了,想辦法修到好才能騎回家,錢不夠用,必須團體合作,找出解決的方式,旅程中意見不一,要學習化解衝突。

透過「流浪之旅」的行腳課程,讓孩子認識自己能做什麼,也讓孩子了解,要在社會上立足,需要哪些能力,也算是人文國中幫助青春期孩子生涯規劃的第一步。

人文國中部小檔案

入學條件:必須設籍宜蘭,且需經過參訪、試讀、面談三階段。校方會安排孩子試讀一週,再評估孩子的學習狀況,與家長進一步面談。

收費標準:人文國中的學制採一學期十週,一年四學期,上課四十週。由於屬公辦民營學校,收費比照公立學校,一學期學雜費含教材費收費約2000元,營養午餐費每餐40元。

頭像
howie
文章: 413
註冊時間: 2014-04-28, 21:01

Re: 宜蘭縣立人文國中 學習做選擇,勇敢追夢

文章 howie » 2018-09-23, 18:05

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article/4228

人文國中小爭議|一直在「黃燈區」裡的實驗教育
3bd310771cd9c596827f4d2726119d5e-435581.jpg
今(106)年4月有家長陳情,宜蘭人文中小學多年辦學具爭議面臨解約。坐落在頭城鎮的校園,家長多來自外地,人文中小學的辦學經驗,給了台灣公辦民營實驗教育,什麼樣的參考?劉潔萱攝
這幾天大家都好奇,15年歷史的宜蘭人文國中小為什麼被縣府提早終止合約?愈來愈多的家長期待孩子有不一樣的學習機會,對實驗學校期待很深,實驗教育三法也正在立法院,將往更開放的方向修法。但人文的辦學危機,到底是政府跟不上教育創新腳步?還是學校管理能力不足?親子天下剖析人文國中小的4個爭議。

作者:程遠茜、陳雅慧

12/4日星期一早上,《親子天下》記者在宜蘭頭城往人文中小學趕赴早上九點的採訪,在住宅與稻田相伴的小道上前進時,同路的有三、兩小群看似國中年齡的學生,穿著便服與背包悠悠慢慢行走。眼看才要彎進校門,距離最近的一群孩子就在記者眼前,轉往校門外走,沒有一絲偷跑翹課心虛的樣子,就這麼不疾不徐遠離校門。


「我們沒有硬性規定上學時間,孩子自己決定!」人文國中小的周樂生老師笑著說。

在人文中小學,班群、家族、統整式課程、行動學習、多元選課、全天制、一學年四學期制等⋯⋯所有孩子們上學的經驗和概念都和目前公立國中小完全不同。這裡的教育核心價值,不是老師怎麼教,而是「讓孩子教我們怎麼教他,孩子可以向學習說『不要』和『我要』」人文展賦基金會創辦人兼執行總監楊文貴說。
e2f6a3f5f1966ec9c05f900604237d32.jpg
人文中小學的孩子不僅沒有強制上學時間,教室裡也沒有特定的學習方式,學生總是依照自己的興趣選擇夥伴和學習地點。劉潔萱攝
人文辦學危機引發實驗教育三法的思考

這所學校最近成了新聞焦點。11月28日宜蘭縣縣長主持的教審會,以共識決決定在明年8月1日提早終止和基金會委託辦學的合約(人文國中小爭議|宜蘭教育處長:不能只顧教育理念,犧牲教育價值)。立法院正逢實驗教育三法修法,在各方期待讓實驗教育往更開放的氣氛中,人文國中小在學家長積極奔走抗議引發社會關注。立委在上週(12/7)法案審查時,還提出臨時動議,要求教育部國教署提出協助解決辦法,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立委,也將在本週(12/14)日由教育部次長帶隊,親訪宜蘭兩所公辦民營學校,人文中小學和慈心華德福實驗高中。

實驗教育三法預備大幅放寬校數比率限制、排除更多的教育法律、往上延伸到實驗大學關口。人文中小學辦學危機,除了學校何去何從值得關注,更引發思考的是:

一,實驗教育加快鬆綁,更有效的輔導和支持配套何在?人文中小學長期遊走法律邊緣的現實,不管是法令跟不上,或是學校疏失,是否真能改善,是否可以迎接更大幅度的開放。

二,政府資源優先順序的選擇,公辦民營實驗學校辦學的輔導和支援,是否是目前該最優先投入的選擇?

三,愈來愈多期待選擇不同教育的家長,是不是真的深度認識和務實的評估,能接受進入體制外實驗教育的不確定性。

人文中小學成立15年的關注與爭議

成立15年,人文國中小走一條不同的路。2008年,《拒絕聯考的小子》吳祥輝成了中年爸爸,把兒子送進人文寫了《我是被老師教壞的——我最感謝的一所學校》。2009年,當年在人文念國中,才14歲的楊逸帆開拍《學習的理由》紀錄片,費時七年、2016年募資上映。2015年作家陳安儀全家移居宜蘭,孩子轉學進入人文中小學,寫了《分數之外的選擇- 陳安儀的教育實驗手記》,這些名人的人生選擇都引起了社會關注,和許多父母的嚮往。

但是同時,人文的爭議和新聞也沒少過。2012年教師出走潮,2013年基金會前執行長、前校長和五位老師被控詐欺取財最高法院有罪定讞。根據人文中小學的說法,這一次的違規,也是因跟不上時代的地方法規,框住學校,讓學校成為被犧牲的烈士。

但學校的變動大,學生數從民國101年的351人,到106學年上學期減少為289人,每一學年平均轉出 學生數在30人左右,103年更在一年間,一口氣轉出74位學生。根據宜蘭縣教育處統計,過去5年,宜蘭公立國中小轉學率約在3%上下,人文的轉學率是平均轉學率3倍左右。

《親子天下》採訪團隊,進入人文中小學,採訪學校的相關代表,支持與反對學校的家長、地方與中央民意代表和縣府官員,我們看到了人文經營長期以來處在合法與違法間的四大爭議關鍵。這是一個實驗教育往下走,應該被仔細審視的潘朵拉盒子。
311889f14f63111d87d8d45d3047d922.jpg
人文中小學校長室的辦公大桌,圍繞的不只教職員,不少家長參與比例不低的校務運作。劉潔萱攝
人文爭議關鍵一:課程打破體制,彈性、多元。但誰付費?誰管理把關?

在人文中小學沒有向學長姐請教學習經驗的習慣,因為課程「隨時」在變動。根據核心的教育理念,老師配合孩子興趣和學習狀況開課,教師在暑、春、秋、寒假期中,甚至週週學校現場,不斷配合孩子變動開課。「老師設計的課,如果開學時孩子的狀況改變,或是沒有人選課就可能調整,甚至『倒課』,」家長史恬說這樣的例子常有,她舉例,自己孩子在三年級時,老師根據前一學期末的觀察,發現孩子很喜歡觀察昆蟲,於是在秋假期間設計一堂自然觀察的選修課,沒想到學期一開始,孩子深受其他課程吸引,這堂自然觀察直接倒課沒人修。

這就是人文展賦教育強調的「有機體課程」和「後現代課程」兩大概念。

課程變化大,必須隨時調整,加上學校強調,學生在學校調育的重要,因此在學校的期間比一般公立學校長。從小一到國中都是滿滿全天制的課表。平均每週有約5個時段、每時段同時有7、8堂課讓孩子選。每期、每年開課都不固定,可能是3D列印、作文、也可以是足球⋯⋯多由外聘教師授課,應該會有很多教材和課程得延伸費用,不過這些課程並非硬性要修滿,家長和孩子也可選擇少上。不過,另有加入陳情的在校家長表示:「雖然這些是『選修課』,但沒有加入的家長,會有無形壓力,學生也會覺得為什麼要和好朋友拆開上課?」

而且因為孩子有絕對選擇自由,所以排課複雜,管理難度很高。

選課規則是,前兩週讓孩子跑堂,第三週選定,家長根據第一至三週以後的課程,按照整理出來的價目表繳費。

但是,可能出現的是,孩子第一週上甲、第二週上乙、第三週選定丙?如果突然選課人數浮動倒課或爆滿?也有可能有少數孩子第五週才輔導換課彈性,以上情況是學校的日常,這些變動都會影響收費計價和管理。

每個班群由家長自組的後援會(非法人,非家長會)裡頭選任一位負責財務的家長,將會配合孩子選課狀況,重算每堂當中選修多種課的計價方式,還有學期末多退少補的變數。

此外,選修課課程也都所費不貲,每學期落在6千元以上。若每堂一個學期至多3千多元,一位學生每學期的選修課都修滿5堂,有可能需另付最多1萬五千元的額外學費,一年有四學期算下來,可能甚至超過私立國中小費用。
be88c71d1e4c8c20ce139b6fe92256c1.jpg
孩子分別就讀五年級和八年級的家長會會長韋婷珊形容,家長團體在當地猶如另一個眷村,多從外地來,相互照顧孩子和生活,也為了教育理念,在黃燈區中與老師協作辦課。劉潔萱攝
但是收費系統複雜,就需要高明、細緻和透明的管理,學校把收費的工作和責任切割給家長。那學校如何跟家長說明呢?為什麼讓家長收費?現在家長都能負擔嗎?「這裡比較沒有M型社會,大部分家長都在還吃得飽、有餘力狀況下,拋下一些東西從外地來求學,」家長會長韋婷珊分享觀察。

的確,學校的選修課雖然沒有強制性,多半從台北移入的中產家長也都還能負擔,但是一些在地的家長,有的默默地選擇離開:「我有兩個小孩一個六年級,一個八年級,兩年前轉走了,因為真的負擔不起⋯⋯」一位曾經讓孩子在人文就讀五年,住在宜蘭市的單親母親說。

公辦民營學校還是公立學校,不能選擇學生是最基本的精神。這是人文國中小,這次從黃燈踏入紅燈的一個關鍵:「弱勢學生被忽略,因為要額外收費,付不起因此進不來,不能讓公辦民營變成貴族學校,」宜蘭縣教育處處長簡菲莉說。

人文爭議關鍵二:家長是教育合夥人機動後援。合夥權利義務沒有共識

「很複雜吧!」受訪的家長群都試圖在最短的時間內,協助《親子天下》記者弄懂這套行之已久、「家長自發、不歸學校管理」的課程收費制度。現場每個家長講起來,宛如學校校方代表,從現場課程架構、課表、開課內容,如數家珍。

如果沒了家長,這些「有機體課程」還能不能運行?「最近兩個學期因為爭議,都不敢收費了,目前應該是由基金會可能『賣肝』來出,但是應該撐不了多久,」韋婷珊形容基金會的困難,也道出少了家長這套系統支援,教學現場應該就很難運作。

在人文中小學的《辦學計畫書》契約中,確實提到「家長合夥人」的概念,邀請家長進入教學現場,協助班務和課程適性分組,但是這到底要「幫」多少,課程才不會中斷?

除此之外,該計畫書確實也提到部分課程家長需「使用者付費」,但也並沒有細緻說明,家長協助班務的程度,包含這樣形式的代收代辦。「我們一直知道自己在黃燈區裡,為了成就這個理念,跟老師一起把課開成,」韋婷珊如此形容這樣的親師合夥關係,也明白這些費用家長都不能收,但她也提出疑問:到底是不合法?還是沒有法可依?為何是疑似違法?

人文國中小裡有一群非常投入和支持學校辦學的家長,他們看到移民宜蘭以後,孩子的確有了機會重新開始,家庭親子關係也明顯改變,他們感謝有這所學校帶給孩子不同的選擇,也期待這樣的教育可以讓更多孩子受惠,甚至願意上第一線抗爭。

但是,也有一些家長,只是送孩子來「上學」,並沒有考慮過還要參與這場教育改革。「我覺得學校的課程收費制度很荒謬,在班級家長社群中,會把每學期收費多少開出來,不能交錢的家長就必須出力,好像『以工代賑』,形成一種很奇怪的氣氛,很不舒服,」一位有兩個小孩正就讀人文中小學生的爸爸說。
20ef432c829cf9ad7ff74bd2c5193086.jpg
校長馬駿良分享,當初因自己設計教案不為體制內學校接受成為流浪教師,而後在人文中小學找到機會實驗自己的教育想法。劉潔萱攝
人文爭議關鍵三:學校管理團隊行政能力不足,導致錯過修法放寬機會,只好讓家長闖黃燈

班群家長後援會是家長機動變通的課程營運方法,但這一直都是檯面下的機制。「100年後,縣府開始管理代收代辦制度,學校管理收費開始窒礙難行,我們與縣府101到103年往來8次公文溝通,還是無法通過符合我們需求的代收代辦制。因此收費從學校管理,開始交由家長檯面下自己處理。」校長馬駿良回憶,學校處理起來真的「很痛苦」,人力不足的情況下,很難要把全校200多堂課,所有自編教材含另外所需通通列出來,加上「有機體課程」的概念,短期內不斷變換新課程單元和內容,讓行政不易跟上課程變化速度。

除了由來已久的課程代收代辦費用問題,這次爭議還包含:行動課程設計、會計、人事聘用等共「18項缺失」、「四項疑似違法」,從校方行政、教師課程設計、家長輔助的角度,都回應是「實驗教育課程的特殊需求」。

然而,學校已經創立15年,難道都沒有合適的機緣,和縣府溝通這些需求嗎?「104年修約時,說我們得以教育三法第五條提出自己的替代方案,可是簽約有時間壓力,」馬駿良說出當時學校的行政困難,也不諱言的確當下沒把握機會。

不過,從104年1月,實驗教育三法通過,放寬相關規定、12月修約前,校方都無法將特殊需求逐條列出;不僅如此,當時主責簽約的現任副校長、前任校長黃友勇補充,「當初縣府承辦人說我們簽了之後,可以再逐項提報」,這樣的來往和解讀,讓學校實驗教育下收費、人事、會計的特殊需求,一直沒有機會有合法依據成形。

馬駿良感嘆:「其實我們配課收費一直一樣,計劃書上明訂使用者付費,過去家長都認同這樣的收費方式,沒有人檢舉,所以雙方之前都沒有困擾。」如今,這些不只是困擾,更是新聞上有爭議的辦校「缺失」和「疑似違法」,更成為學校辦學的危機。

人文爭議關鍵四:理還亂的公辦民營,自由的限度不好談

人文中小學的實驗教育,當初是「公辦」開放空間提供預算,讓「民營」有空間發揮教育理念,15年走來,這個「空間」到底怎麼談?

「課程上我們有很大空間,但是行政上就是談不來,」馬駿良說。不論是家長或校方,他們都感嘆,如果學校是私立,就都不是問題,但話鋒一轉,家長異口同聲的說:「公辦我們才負擔得起。」

然而什麼樣子才是公辦民營實驗教育該有的管理和自由的限度?「要自由到什麼程度,才會符合公辦民營的制度,老實說沒有人知道,因為台灣目前還沒有人,照中央制度走出來過,」馬駿良以人文的立場表示,「只要是課程衍生出來的人事和經費,理應當開放(收費和人事聘用、及鐘點給付價錢彈性),否則課程無法執行。」政策是防弊還是興利,不同角度都是聲音、都是道理,「公辦」和「民營」協作辦學確實不容易,實現教育理想除了衝撞,雙方都應該要經營有效的協商。

人文中小學15年來,親師始終在校務行政端衝撞體制不成的狀況中,抓緊機會踩油門搶過一個又一個黃燈。如今邊陲的實驗教育愈來愈被主流重視,實驗教育三法修法在即,人文中小學爭議所引發的政府管理和輔導機制,以及反思實驗教育的核心精神,這些都是台灣實驗教育可否往下走,最挑戰的功課。

頭像
howie
文章: 413
註冊時間: 2014-04-28, 21:01

Re: 宜蘭縣立人文國中 學習做選擇,勇敢追夢

文章 howie » 2018-09-24, 10:24

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article/4205

人文國中小爭議|宜蘭教育處長:不能只顧教育理念,犧牲教育價值

宜蘭人文實驗國中小公辦民營15年,卻因18項課程、人事和會計違規事項,11月底縣府教審會決議提前解約。為什麼台灣最早開辦公辦民營學校的宜蘭縣在實驗教育三法修法前要做出這樣的決定?宜蘭縣教育處處長簡菲莉接受親子天下專訪說明。

作者:陳雅慧

宜蘭縣政府的教育審議委員會,在11月28日傍晚以共識決達成決議,提早終止縣內公辦民營人文國中小的委託辦學契約,並於明年8月1日由宜蘭縣政府接管。縣政府調查報告長達35頁,說明人文國中小經營團隊4大疑似違法和18項違規事項。(人文國中小爭議|一直在「黃燈區」裡的實驗教育)

這項決議拍板,引起人文中小學校方和家長反彈。(人文國中小爭議|人文展賦基金會楊文貴:我不是變,是永遠在前面衝撞)

今(12月6日)藝人季芹代表人文國中小自救會家長前往立法院參加記者會,呼籲教育部國教署根據實驗三法,與人文展賦教育基金會重新訂定契約,並讓該基金會有與宜蘭縣政府優先議約權,保障學生受教權。

宜蘭縣教育處今天發出新聞稿說明,宜蘭縣教審會決議導因於財團法人人文展賦教育基金會(受託人),在辦理受託學校期間,發生諸多違法及行政缺失,與實驗三法修法無關。宜蘭縣政府表示,宜蘭縣人文國民中小學為本縣所屬公立學校,委託民間辦理實驗教育,過去15年,縣府累計撥入人事、業務等經費,逾4億9千萬元,縣府立場就是「平等受教」、「合法辦學」。

宜蘭縣教育處處長簡菲莉接受親子天下專訪說明如下:

Q:請問宜蘭縣的教育審議委員會為什麼在11月28日,做出和人文國中小提早於明年8月1日中止合約決定?

我們從今年5月開始,一直接到家長陳情,6月啟動對人文國中小的調查。

陳情資料裡有很多證據。陳情的對象,除了向宜蘭縣教育處,也寄給政風處和縣長室,另外也有寄到教育部。教育處和司法單位不同,公務單位收到這麼多的陳情,不可能不作為,陳情內容除了針對課程教學、人事還有主計,後來,縣政府組成了跨部門的團隊直接進駐學校去查,政風處也有自己的管道,也跟著我們進去查。

教育處要判斷的不僅是學校經營有沒有違法?而是要有行政判斷,學校和基金會的作為是不是有可能違反公辦民營的初衷?學校是否有違法事實,則是政風處和司法單位要判斷。收到這麼多陳情,如果教育處不作為,就是我們沒有盡到執行公務人的責任和義務。

最後的報告,提出人文展賦基金會在人文國中小的辦學,涉及4項違法和18項違規。外界,包括宜蘭縣的教師工會和議會也在關心,砲火也很大,為什麼教育處都不監督,最近一次評鑑還是甲等,為什麼還是有問題?

過去的經驗,公辦民營每3年評鑑一次。從我接任宜蘭縣教育處長不到1年時間(今年2月1日上任),持平的說,縣府對這兩所學校非常尊重和包容,包括評鑑時,是由教育處訂出評鑑面向,但具體指標則是個別學校自己訂,這和其他公立學校的校務評鑑是相當不同的。


Q:教育處是不是沒有盡到監督管理的責任?

人文展賦基金會,民國102年續約時,和宜蘭縣政府幾乎快要終止契約,後來是有條件通過簽約。過程中,教育處曾經針對一些不符合規定的事件屢次發文要求改正,譬如提醒當有新生入學時面談不能收諮詢費,試讀也不能收費,但是我們去監督學校,學校仍然持續做。

監督有用嗎?

也有家長投訴學校拒絕入學,公辦民營學校的精神是零拒絕,除非是滿額,設籍學區學生都一定要收,但是人文就是會拒絕某些學生。我們收到家長陳情,當然就趕快去函,經過兩次公文,才鬆口說會通知入學。

這一次教審會決定不再續約,就是因為過去監督的經驗,勸導和公文要求改正,並沒有被辦學的基金會接受。


Q:到底哪些違規事項?

人文違規,都不是在校內的運作有問題,而是很多都不在正常的體制運作中發生。

違法收費

這次陳情一個重點就是,學校額外收費問題。人文國中小的收費方式,沒有走一般公立學校代收代辦費的管道。而是在學期開始時,每個班群的總導師會根據這學期要開的課程,去計算一個金額,然後告訴班代表,說這一學期要多少,9千元或是1萬2千元。由家長代表收齊,總導師會再告訴家長,A老師要給多少錢,B老師要給多少錢。

所以錢沒有進入公庫,也無法預期管理監控,當然會有很多家長有疑問,而且,這樣發鐘點費給老師是合法嗎?

主計單位去查學校的帳務時,只能查預算有的帳目,若是沒有走代收代辦,如果沒有家長陳情,這根本也查不到。

不在學校上課的行動學習

另外一個事情是,我們查的資料,有9位從台北來讀人文國中小,但是都在台北士林行動教室上課,都沒有來宜蘭。當然,學校的課程計畫,本來就說有行動學習教室,關於行動學習也有很多定義。但如果只是帶過一句會有行動學習,在各地有教室,但是註冊在宜蘭人文國中小的學生,平常都在台北市上課,這樣叫做行動學習?

我們有督學去訪查台北市的行動學習基地,台北的家長說,只有開學去過頭城的學校,「宜蘭頭城太遠了,我們怎麼有辦法每天去?」

我們歡迎外縣市的家長移民宜蘭,來享受宜蘭縣的辦學,但這樣處理,台北的學生一旦出任何意外,我們根本無從監督起。

人事

陳情提到人文國中小會讓人文國中小的老師,跟著人文行動高中一起去外面行動學習,長達2個月,當然裡面也有一些人文國中的學生。但請問,國中小的老師,領縣府的薪水,不在學校的2個月期間,那國中小學生受教權何在?

這樣的人事管理很有瑕疵。

人文行動高中團體自學,申請人也不是基金會,但目前也都在人文國中小的空間上課,有付費給學校嗎?沒有的話,為什麼可以在學校上課?

會計財務監督

我們給公辦民營的學校都開出人事和會計專職人員的缺額,但是,人文並沒有用有人事會計專業的人員。因為沒有專業,所以在帳務查核上,並不是太按照法規。譬如,會計人員也是基金會的出納和會計人員,之前說借場地給行動高中要有場地租借要收費,人文後來有收,但是會計就有責任要監督管理。但是人文的帳上,一張收據從學校和基金會從出納到會計,蓋的都是同一個人的名字。出事了,回過頭說,我們都不懂,學校的人事和會計都是混亂。

學校有沒有心把行政管理做好?


Q:人文的家長說,這次陳情的家長是少數公報私仇的家長,而且他們的孩子都畢業了?

這次來陳情的家長,其實除了有已經離開的家長,也有人文目前內部家長,至少有6、7位透過陳情想求救:「我是一個中產階級,我移居到宜蘭,想讀體制外學校,可是我發現念不起。」

這些家長也提到,擔心學習上基本學力不足的問題。

當然進入人文前都會面談,溝通辦學理念,面談都會告訴他們,「在實驗學校基本學力沒法顧,以後考會考可能會不如預期⋯⋯」家長在面談時可能接受,但是真的發生的時候也是可能無法接受。這次陳情資料裡,家長也提出,學校一整年都沒有上英文課這樣真的好嗎?

我想強調,發出很大聲音的家長代表們,不能代表全部的家長,也有一些有壓力不敢說話的家長,人文的發展,讓他們想讀實驗學校,但是讀不起。


Q:和目前經營人文國中小的展賦基金會中止契約以後,學校的未來發展呢?

我們的立場不是關掉學校,我們還是重視實驗教育,過去15年來,宜蘭縣政府投入人文的預算是高達4億9千萬。我們不能看著基金會實踐教育理念,但是忽略教育價值。我們還是想要許教育理念一個美好的未來。但是,現在有兩件我們最在乎的事情,已經被犧牲:

一,弱勢學生被忽略,因為要額外收費,付不起因此進不來,不能讓公辦民營變成貴族學校。

二,學生基本學力問題,這件事也不能因為我們要支持教育理念和實驗,沒有幫孩子固守。今年國中會考成績,我看了人文國中小的平均狀況,真的覺得是對不起裡面的孩子。宜蘭縣學生會考成績,已經比全國平均弱,人文國中畢業生的會考狀況,在宜蘭縣平均值以下非常多,和全國差很多。

學校裡,當然有很多學生還是表現很傑出,但是可能都是個案,被忽略的呢?

接下來我們的挑戰是,如何能繼續實驗教育,讓人文有機會成為一所比現在更好的學校。只要把經營者忽略的找回來,目前教育處的接管計畫寫得差不多,也很有信心。我們做足了所有配套,該做的都會做。


Q:這件事給社會的學習是什麼?實驗教育往下走該如何?

實驗教育發展至今,宜蘭縣的公辦民營學校已經有15年經驗,中央的實驗教育三法是民國103年年底才通過。宜蘭縣公辦公營學校也蓬勃發展,勇於嘗試,第三所公辦民營,岳明國小也成立,這裡有非常多的實驗教育經驗。

實驗教育的發展從1.0走到2.0,應該有機會要有一個研究團隊,來分析這些經驗和提供支持。

實驗教育的未來很被看好,我甚至不排除在15年後,實驗教育可能是教育主流。因為未來15年的發展速度一定是過去的數倍,未來若是發展速度這麼快,現在進行式的實驗教育,更需要支持團隊,需要研究和支持,才能真正探究15年後的實驗教育會是什麼圖像?

我上任不久後,確實也有向中央提出這樣的計畫,譬如,每年都應該辦一個實驗教育的博覽會和教學工作坊,這些老師很辛苦,但是怎麼補充能量,願意一直持續投入,需要支持和現場的陪伴。

回覆文章